鞍山翻译公司 鞍山翻译公司 鞍山翻译公司
123

“指尖上的公安”让服务触手可及

鞍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东北新闻网 版权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前来办业务的群众关注公安微信公众号

民警自制“办证路线图”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学会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最大限度给予群众实打实的服务!”鞍山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于铁成的这句话,给分局大胆尝试“指尖上的公安”带来了信心和动力。

作为全市公安局率先大胆尝试利用微信等新兴媒介助力公安工作,推出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的基层单位,经开分局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者。“让服务触手可及”究竟能否成为公安的一个新趋势?群众能否从“微公安”获得实实在在的服务?指尖上的民警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走访】

不必跑断腿坐享远程警务

今年10月中旬,在北京工作的王敏忠不慎将身份证遗失,只有在户籍地鞍山才能补办。经过在线咨询后,他直接在“经开分局户政”的微信公众号上做了申报,3个工作日就补办成功。

一周后,王先生拿到了证件。原来,他去年就利用假期在经开分局办了实名认证,无需再重复提交资料,省得亲自跑一趟了。

记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经开分局户政”看到,里面设置了警民互动专栏,就“网上公安”栏目的设置、发布内容及存在问题向广大群众定期征集意见,栏目开通后累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简化了办事大厅的办理流程,将办理户籍的相关程序、所需手续进行了详细说明,一目了然。

王先生说,这次补办身份证,让他切实感受到不再为“怎么办”东奔西跑,不再为“到哪办”绞尽脑筋。

手机不慎遗失微信找失主

今年10月26日上午,家住达道湾镇城昂堡村的王军到经开分局办证大厅办理户口业务,离开时不慎将手机遗失在办证窗口,被人捡走。

王军回家后倒头大睡,醒来才发现手机遗失。当王军回到分局寻找手机时已是下午。窗口民警也帮忙寻找,可拔通手机号码后却始终无人接听。

“当时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经开公安事与情’ 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真有群众提供了手机的线索。”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董倩回忆,一名关注公众号的粉丝称,她看到有人拿了一部丢失型号的手机离开过办证大厅。

根据该粉丝描述的体貌特征,警方很快找到拿走手机的人,当天下班前就为王军找回了手机。事后,王军连称“没想到微信也这么厉害。”拿到手机后,王军将经开分局的两个微信公众号都加了关注。

群众投票选出“感动瞬间”

达道湾某建材公司蔡经理在经开分局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经开分局即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别样惊魂——十大感动瞬间”评选活动,届时将推出候选人和候选单位,评选结果由群众投票评出。

蔡经理坦言,“以往分局也搞过此类评选活动,大都是到企业做个走访,评选过程和结果我们也不清楚,这次评选通过微信平台来进行,由群众参与更加直接和透明,这种方式我更喜欢。”据了解,这次评选的候选者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全部亮相,由群众监督,不合格的候选者取消评选资格。

【调查】

“土办法”让服务更接地气

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董倩是“经开公安户政”公众号的创建者也是维护者。从事多年户政工作的她深切体会到城郊居民办理户籍业务的难处。

“我们这的居民大都是农业户口,辖区范围大,居民居住又比较分散,来分局办理业务最远的需要倒车一个半小时。”董倩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居民不太了解户政业务办理的流程,到公安局办理业务也不知道需要带什么手续,结果很多居民两手空空、“零手续”就来到分局,得知需要相关手续,又要折返回家,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不少时间和精力。

为了有效解决这样问题,董倩将所有户政业务分门别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详细解释,需要带什么手续也一一列出,居民一键查询即可,方便了不少群众办事,少跑了不少路。

为了让居民更方便,董倩还自制了“办证路线”,将辖区不同地域居民到分局的路线做了图解,使用“照片+指示牌”的方式,该坐几路公交车,走哪条路一目了然。

有人曾说,“让居民下个百度地图不就完了吗,何必用这么土的办法,自己还费事。”董倩回答,“不是所有的居民都会使用百度地图,这个方法虽然土,虽然我累点,但居民却方便了。”

“失物招领”让居民放心办事

负责“经开公安事与情”公众号维护的民警小江,在论坛里经常看到有居民到分局或派出所办事遗落各种证件或相关手续,他就找到董倩,在两个分局公众号上都开通了“失物招领”平台,民警或其他办事群众捡到相关物品后,会第一时间在平台公布,遗失物品暂替保管。

不少居民对这一举措赞不绝口,称来经开分局办事更放心了。

互动民警每天要准备一瓶眼药水

民警小江告诉记者,分局曾开通官方微博与群众进行交流互动,但受地域和技术的影响,这些互动往往都有“延迟”,达不到预期效果。

这次分局在微信工作平台上设置了警民互动版块,群众可发送文字或语音信息,直接点对点与民警沟通,进行在线互动。民警可随时或许群众上传的各种问题和信息,并实时解答。据统计,经开分局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一个月以来,已经在线实时答复群众咨询800条,被关注已超过500人。

作为平台的维护民警,董倩和小江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扫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进入平台与群众实时互动。一天下来需要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是最明显的,为此董倩特意随身带着眼药水,“一天下来得用一瓶吧。”

【分析】

“微警务”已成 公安工作新模式

采访时,经开分局政委李光平没有回避“微警务”给公安工作及民警思想转变带来的影响,“有人还不理解我们的举措,甚至认为这样做是给自己找麻烦,更有民警害怕与群众的这种面对面、点对点的接触。”

“下一步,我们将在每个派出所、每个与群众接触的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微信群,每个微信群必须加入派出所责任警员、户籍员、交通员、巡逻员、宣传员。”李光平表示,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多的微信公众号,既为群众提供防火、防盗、防骗、户籍等公安类问题的咨询,也可为群众提供辖区停水停电通知、天气情况、鞍山机场航班时刻表等非公安类问题的咨询,真正方便群众。

同时,为做到信息的及时回复,切实实行“微职守”制度,每天既要安排民警在派出所值班备勤,也要安排民警在公安政务微信上值班,实行同轨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回复群众咨询。群众遇到疑难问题或需要咨询公安业务时,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化的解答,这已经是一种公安工作的新模式。

让服务“触手可及”

已是大势所趋

市公安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全力打造民生警务特别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鞍山市公安局也逐步建成了公安系统基础网络设施和涵盖各部门、各警种业务的信息系统和各种“互联网+警务”平台,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办理业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打击犯罪、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赢得了鞍山市民的支持和拥护。

“平安钢都”、“平安鞍山”、“平安铁东”、“平安铁西”……一系列网络服务平台已经深入民心,让群众少“跑腿”,轻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公安业务,享受各项警务服务,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水平,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公安机关创新管理,打造民生警务的发展趋势和努力目标。

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服务群众永无止境。该负责人称,在全警推行“微警务”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上的公安”,让服务触手可及已是大势所趋。


鞍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