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发病率增加 鞍山最小抑郁症患者刚上幼儿园
鞍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东北新闻网 版权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8岁的乔任梁去世,将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抑郁症”。像是某种流行病,抑郁症突然在我们身边肆虐了起来。鞍山市康宁医院门诊主任付中秋称,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但现在小到幼儿园的娃娃,上到年近九旬的老人都有人患上这种病。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造成的,真的是这样吗?……
患者从每天一两人到上百人
付中秋每天开完早会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虽然医院地处偏远的旧堡,但诊室门前每天都排满了人。“2000年时,我们门诊一天来看病的也就一两个人。如今每天都有几十人,最多时医院五个科室一天接待患者上百人。”付主任称,现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现代人抑郁症发病率增高,而且随着大家对抑郁症认识的提高,许多人意识到自己患病后会主动来医院就医。
除了人数的增多,抑郁症患者年龄层次也逐渐扩大,几乎遍布所有年龄段。付主任接收最小的患者刚刚上幼儿园,“孩子入园前家长一般都要在家里做心理疏导,给孩子讲入园的好处。如果少了这步,孩子就会产生分离焦虑症。”付主任称,这个小患者来医院治疗时,由于分离焦虑症,已经一个多月不说话,不和别人交流,甚至不吃饭,只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坐着。而收治年龄最大的患者已经89岁高龄,自从得知自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后,总是独自垂泪,称“我这病是好不了了,没有多长时间活头了。”
谁最抑郁?厌学者居多!
提起抑郁症,许多人认为产妇和更年期的女性最容易中招。可鞍山市职业心理咨询师陈亚彤根据近5年的数据统计得出,学生厌学的咨询是最多的!而且初中和高中生都有。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管控,这源于家长的竞争焦虑。
陈亚彤曾接待过一位中学生小冰,小冰学习成绩不错,但家长对其管得十分严格,不许他聊QQ。有一次,小冰因为班级里的事在群里跟同学说了几句,一记耳光就打了过来。从此,小冰便拒绝上学。
陈亚彤认为家长应适当转移注意力,家长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这样不仅让自己感到疲惫,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家长们要学着放手,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不要把孩子攥在手里。“家长对孩子管控造成最严重的后果是孩子放弃考试,成天待在家里打游戏,体重猛涨,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治疗才能走出屋子。这样惨痛的教训不是没有过。”陈亚彤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变得特别能吃,就需要警惕了。
在每个年龄段有不同表现
乔任梁的去世,有种说法是他不堪重负为舆论所累终致抑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认知偏见(也叫认知曲解)。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理疾病十分普遍。鞍山市民小晴是某公司大客户经理,也是公认的美女。由于她接触的客户多是各行业的精英,单位中总有人在传她和客户有绯闻。小晴为此很苦恼,她开始变得敏感,做什么事都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不敢接触客户,发展到最后她连班都不敢上,只能求助心理医生。
陈亚彤称,认知曲解是导致抑郁的关键,最常见的是“乱贴标签”。抑郁者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谩骂,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伤害,会导致自尊的降低。可以试着把自己贴的标签写下来,针对每一条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护,要说得斩钉截铁,摆事实、讲道理,让所有人都相信。
从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以来,鞍钢团体总医院心理门诊专家陈丽秀接诊的来访者超过1000人,很多市民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身体健康”,殊不知,健康不仅仅指身体上,还包括心理和精神状态。
陈丽秀认为,如今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越来越广泛: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可能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况;中青年人往往因为升职难度大、情感不顺、“上有老下有小”等问题出现心理问题;老年人出现更多的情况是孤独、情感空虚,缺乏足够的关爱;甚至我们认为应该无忧无虑的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很多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学习环境紧张、父母关系不和等出现厌学、自闭、抑郁等症状。
抑郁症有向“精英”转移的趋势
鞍山每年都有近10名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入院接受治疗,全球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抑郁症患者自杀率是一般人的50倍……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串串令人震惊的数字让我们看到,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凶险的隐形杀手,它可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一旦爆发,不仅危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甚至生命,还波及整个家庭。
鞍山一名39岁的金融界高管因患严重抑郁症跳楼自杀,曾为其诊治过的医生介绍,这位患者因为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且对自己要求较高,由于预期目标长期达不到而感到压力巨大患上抑郁症。还有一名40多岁的公务员因患有抑郁症服药自杀。幸运的是,他服药昏睡后不久被家人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患者家人称,他因为工作压力大,长期失眠并且表现出情绪低落、沉闷不语的状态。
去年,鞍山一名52岁的女子在割腕自杀时被丈夫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她长期做生意,生活无忧,可用她自己的话说,“数钱都不乐。”医生分析,患者自杀的原因是自己太过要强,经常给自己施压。经过三个月的系统治疗,女子的抑郁症痊愈,之后做生意如鱼得水。
付中秋介绍,近些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发生了转变:原来发病者大多是因为某一件事导致心灵重大创伤而引起抑郁症发病,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对自己要求过高、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而发病。越来越多的发病者是高学历、高层次、高收入的中青年白领、高管。
新闻链接
有人得了抑郁症不要对他说这些
如果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作为朋友肯定很想帮助他。那么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呢?
心理专家称,无论说什么,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要让对方体会到你能理解他的状况,不要用命令或者指示性的语言,要让对方觉得你是可靠的。这其实跟人际交往中的道理是一样。
如果你的朋友、亲人得了抑郁症,这些话最好不要说:
“你太自私了”;“你明天就会感觉好了”;“出去找点乐子,喝点酒把它忘了”;“你很坚强、一切都会好的”……
这些话会让对方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觉得你不能体会他的处境。“别再自怨自艾了”,“别呆在屋子里了,出去玩玩吧”。不要用指示性的语言,尽量选择引导性,商量的口吻,比如“看到你这么难受,我也很难过,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吗?”或者“我想去逛街,你要不要一起来?”
国外一名心理学家曾说过,乞丐可能和总统的幸福感一样,甚至比总统的幸福感更强烈。这是因为心情与地位、金钱都无关,成就感可能是征服世界,也可能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
付中秋说,很多人在奋斗中不断给自己施压,钻牛角尖,最终抑郁,这是因为他们忘了自己最初奋斗是为了什么。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今天的努力、辛苦、压力都是为了让自己愉快地生活,那么这个心结就可以迎刃而解。既然是为了愉悦生活而去奋斗,那么在奋斗的过程中何必让自己失去了愉悦的状态呢?最后,付中秋提醒埋头奋斗的所有人:及时找回自己,及时想到最初的目标,及时用可以让自己愉快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及时将压力释放是远离抑郁的根本方法,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鞍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